投贪老V里的资圈教训阱一个血泪陷C的嗔痴
作为在风险投资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我见过太多同行栽倒在人性的弱点上。今天就跟大家聊点掏心窝子的话,说说早期投资最容易踩的三个坑。
贪多嚼不烂:分散投资的反噬
很多新手投资人总以为多投几个项目就能分散风险,这想法太天真。我就见过一个同行,一年投了50多个项目,结果连创始人的名字都记不全。更可怕的是,当项目数量超过临界点后,投后管理完全跟不上,投资标准也会不知不觉降低。最后你发现,投了一堆二流项目,平均回报率反而被拉低——这就像买彩票,买100张1块钱的和买1张100块的,中奖概率能一样吗?
去年有个做SaaS的赛道就特别典型,十几家基金扎堆投了30多家同质化项目,美其名曰"生态布局"。结果市场降温后才发现,这些项目不仅没能形成合力,反而因为产品同质化互相踩踏。说到底,这就是投资人贪心的代价。
跟风必踩雷:明星项目的幻觉
每次看到一堆知名基金抢着往某个热门项目里挤,我就想笑。2021年元宇宙最火的时候,有个AR项目融资,居然集齐了国内TOP10基金。结果呢?现在这个项目的估值已经腰斩再腰斩。投资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时,往往已经是个陷阱了。
更讽刺的是,这些所谓的"聪明钱"在市场转向时跑得比谁都快。记得有个消费项目,B轮时红杉、高瓴都进来了,结果C轮遇冷,这些大机构第一时间要求创始人降价融资。所以说,与其挤破头去抢明星项目,不如静下心来找真正被低估的机会。
感情用事:过度加仓的陷阱
我见过最惨的案例是某基金连续五轮加仓自己早期投的项目,最后血本无归。问题出在哪?早期投资人容易对项目产生"亲爹心态",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最优秀。但早期看项目的眼光和判断成长性的能力完全是两回事,就像幼儿园老师不可能教得了大学生。
2018年就有个惨痛教训。某知名基金在A轮投了个AI公司,之后每一轮都加注,最后一算账,把前面所有成功项目的收益都赔进去了。这样的故事在圈内比比皆是,都是因为投资人放不下执念。
给投资人的三个忠告
1. 守住能力圈,别为了规模乱开枪。我认识最优秀的投资人,一年就投3-5个项目,但每个都赚得盆满钵满。
2. 远离"名利场",那些挤满大牌基金的热门轮次,往往藏着最大的风险。
3. 学会放手,早期投资人的使命是在合适的时候投进去,而不是一直陪跑到最后。
说到底,做投资就像打德州扑克,真正的高手都懂得:知道什么时候该弃牌,和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一样重要。在这个行业里,克制比冲动更难得,耐心比速度更值钱。
(责任编辑:指南)
-
最近几天,ETH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捏一把汗。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第二大加密货币,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价格不仅跌破1600美元大关,更是在1650美元的阻力位前屡屡碰壁。市场现状:多头溃不成军记得上周吗?市场还抱有一丝希望,觉得ETH或许能在1650美元上方站稳脚跟。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几次尝试突破都以失败告终,反而引发了新一轮的抛售潮。16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就像纸糊的一样,轻易就被击穿了。说实话,...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两天比特币的走势着实让我眼前一亮。看着周线图上那根漂亮的大阳线,不禁让我回想起2017年和2020年的牛市前夜,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回来了。说实话,这个突破来得比我预期的要快。就在上个月,市场还在为3万美元的支撑位提心吊胆,转眼间价格就已经站稳在35000美元上方。从技术面来看,周线级别的MACD已经形成金叉,成交量也明显放大,这不是简单的反弹,而是趋势反... ...[详细]
-
最近比特币圈子里有个大新闻,你可能已经听说了——BitVM。作为天天盯着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业内人士,我得说这确实是个令人兴奋的新玩意。不过别急着激动,我们先来客观地看看这到底是什么。BitVM的本质与局限BitVM这个新玩意儿是由ZeroSync的Robin Linus提出的,说白了就是一套新的计算框架。想象一下,它就像是把optimistic rollup、欺诈证明、Taproot Leaf和比特... ...[详细]
-
最近我在分析以太坊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价格在1540-1560美元区间内徘徊不前,但持仓量数据却在悄悄讲述着另一个故事。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承认,这种背离确实耐人寻味。持仓量飙升背后的玄机Kaiko的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以来,以太坊的未平仓合约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攀升。到10月10日,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220万份的大关。这让我想起2017年牛市前夕的场景,当时也... ...[详细]
-
市场果然不负所望!还记得11月22日那天,我在分析群里跟大伙儿说"比特币35600-35800这个区间可以分批布局多单"吗?当时有些朋友还犹豫不决,现在看看行情走势图,我们的目标位36500就这么稳稳地到了!说真的,每次看到跟单的朋友们赚钱,我都比他们还要开心。这800点的利润虽然不算特别大,但胜在稳当。你们知道吗?这个位置我盯了整整三天,从K线形态到成交量变化,再到市场情绪,每个细节都反复推敲过... ...[详细]
-
说到加密货币圈的风云人物,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这位大佬最近分享了关于加密市场未来的独到见解,特别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交汇点可能带来的投资机遇。流动性浪潮与AI革命的双重加持在经历了漫长的加密寒冬后,海耶斯似乎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在他看来,全球央行为应对债务危机而释放流动性的政策,恰巧与AI技术商业化浪潮相遇,这可能形成一场罕见的"完美... ...[详细]
-
Polkadot迎来重大变革:Gavin Wood提出的中继链瘦身计划意味着什么?
看到Gavin Wood博士的最新提案,我不禁为Polkadot的发展方向感到兴奋。作为区块链领域的老兵,我深知架构优化对网络发展的重要性。这次提出的RFC-32提案,本质上是要给中继链"减负",让这个曾经的"全能选手"能够轻装上阵。为什么要动中继链的"奶酪"?记得2019年刚接触Polkadot时,中继链就像个尽职的"保姆",事无巨细地操心着整个网络。但就像我们生活中,孩子长大后保姆自然要调整角... ...[详细]
-
最近红杉资本那场内部闭门会,说实话看得我后背发凉。这家投出谷歌、Airbnb的顶级风投,这次直接给创业者们泼了一盆冰水:好日子结束了,资本从"免费自助餐"变成了"米其林大餐",是时候醒醒了。一、游戏规则彻底变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吗?随便一个PPT就能融到钱,独角兽遍地跑。现在呢?那些曾经被捧上天的成长股,一夜之间成了烫手山芋。这让我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倒塌时的场景——只不过这次,倒下的可能是我们... ...[详细]
-
从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HTX DAO白皮书升级背后的深远考量
8月14日的直播间里,一场名为《DAO友请留步》的深度对话正在火热进行。HTX DAO的核心建设者六爷与Helium等业内大咖围坐一堂,探讨着一个颇具重量的话题——这份全新升级的白皮书,究竟如何将理想化的制度设计转变为可执行的实际方案?从构想到落地:白皮书升级的深层逻辑记得去年第一次看到HTX DAO的白皮书时,说实话有点云里雾里——那些关于去中心化治理的构想虽然美好,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如今这份... ...[详细]
-
看着狗狗币最近的市场表现,我这个"币圈老韭菜"都忍不住皱眉。虽然表面上看交易量还在增长,但这只"太空狗"显然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最新数据显示,DOGE的大额交易活动正在快速降温,这可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鲸鱼们"潜水"了根据IntoTheBlock的监测,过去一周狗狗币的大额交易量勉强维持在10亿美元关口,比之前还缩水了1%。更夸张的是,本周期内的大额交易次数仅有756笔,要知道10月初这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