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联姻这场在收见币究竟圈股割谁市遇是谁当股

  发布时间:2025-10-05 18:54:0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说来有趣,股市和币圈这对冤家,从前互看不顺眼,如今却突然打得火热。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在华尔街的几个老同事谈起加密货币就直摇头,能忍住不说"骗子"两个字就算是给面子了。而币圈那帮人呢?更是把传统金融骂得体无完肤,动不动就说"华尔街迟早要被区块链革命"。一场突如其来的"闪婚"谁能想到,2024年这两拨人居然"闪婚"了。这种结合生出来的孩子,我们暂且叫它"币股"。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把加密货币装进资... 。

说来有趣,股市和币圈这对冤家,从前互看不顺眼,如今却突然打得火热。记得2018年那会儿,我在华尔街的几个老同事谈起加密货币就直摇头,能忍住不说"骗子"两个字就算是给面子了。而币圈那帮人呢?更是把传统金融骂得体无完肤,动不动就说"华尔街迟早要被区块链革命"。

一场突如其来的"闪婚"

谁能想到,2024年这两拨人居然"闪婚"了。这种结合生出来的孩子,我们暂且叫它"币股"。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把加密货币装进资产负债表,让股民间接持有数字货币。这和前些年流行的"美股代币化"完全是两码事——当年是把股票搬上区块链,现在是把代币包装成股票。

我有个做对冲基金的朋友开玩笑说:"这不就是给韭菜换了个浇水的方式吗?"仔细想想还真有点道理。只不过这次买单的不再是币圈那些喊着"梭哈"的年轻人,而是向来稳重保守的股民们。

币股企业的三大类型

要说这些币股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囤币专业户

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简单粗暴——借钱买币,等着升值。Strategy就是其中最成功的案例,从2020年濒临破产的小公司,靠着比特币一路逆袭成为纳斯达克100成分股。他们玩的是典型的金融杠杆游戏:先发债买比特币,比特币涨了公司市值跟着涨,市值涨了又能发更多债买更多比特币。

说实话,这种玩法让我想起2008年次贷危机前的CDO(担保债务凭证)。只不过当年打包的是房贷,现在打包的是数字货币。截至去年8月,Strategy已经囤了62万枚比特币,按当时价格算价值748亿美元。

2. 副业玩家

比起那些All in的冒险家,这类公司就理性多了。他们本来就有主营业务,只是把加密货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以太坊质押生息功能推出后,这类"稳健派"越来越多。

我认识的一家硅谷科技公司CEO跟我说:"我们把10%的现金储备换成以太坊,既能对冲通胀,每年还能赚5%左右的质押收益,何乐而不为?"这话听起来确实比那些喊着"比特币百万美元"的狂热分子靠谱多了。

3. 华尔街正规军

最有意思的要数那些传统金融机构的入场。比如Galaxy Digital、ARK Invest这些华尔街老牌玩家,他们玩起币股来手法相当老练。BitMine就是个典型例子,35天内筹集了8万多枚ETH,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以太坊财库公司。

说来讽刺,当年比特币就是为了对抗这些金融大鳄而生的,如今却被他们玩得最溜。我在摩根士丹利的前同事偷偷告诉我:"现在不上车就晚了,高盛那边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加密货币投资部门。"

狂欢背后的隐忧

表面上看,币股确实创造了不少财富神话。SharpLink宣布转型后股价一天暴涨433%,BitMine更是在几天内从4美元飙到135美元。但这种狂欢能持续多久?

从业20年,我见过太多类似的泡沫。现在的币股市场让我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只要公司名字带个".com",股价就能翻倍。如今换成".crypto",故事似乎又重新上演了一遍。

最让我担心的是山寨币股。数据显示,投资山寨代币的加密财库股平均亏损24%。Hyperion DeFi转型后股价直接腰斩,这种惨状跟2018年ICO泡沫破裂时简直如出一辙。

普通投资者该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轮回的老韭菜,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真的看好加密货币,直接买币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币股虽然规避了钱包管理等技术门槛,但引入了公司经营风险、市场溢价风险等多重不确定性。

记住,当华尔街开始热烈拥抱某个新兴资产时,往往意味着这个市场已经进入中后期。与其通过层层包装的金融产品间接持有,不如直面市场的波涛汹涌。

说到底,投资从来都是认知的变现。与其追逐各种华丽的金融创新,不如静下心来研究底层技术的真实价值。毕竟在加密货币这个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 Tag: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我们押注Rialo:让区块链真正走进现实世界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的投资人,我不得不说,当前大多数Layer 1公链都困在了一个奇怪的循环里。看看Solana上疯狂的代币发行、以太坊上永不停歇的DeFi交易,你会发现这些成功的区块链应用无一例外都在玩同一个游戏——数字资产的自娱自乐。突破"数字围城"的时刻到了记得上周和一位传统金融行业的老友喝咖啡时,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们区块链圈整天喊着要改变世界,结果99%的项目都是在炒空气币。"这话...
    2025-10-05
  • BitPAY:当跨链支付遇上AI,一场支付革命的到来

    记得几年前,以太坊在区块链世界还是一枝独秀的景象吗?如今随着DeFi的火爆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公链时代。但说实话,这种繁荣背后隐藏着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各条公链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难以互通。这就像你在中国拿着人民币,想去美国买东西却找不到兑换美元的途径一样麻烦。支付行业的痛点与机遇我最近在看麦肯锡的报告时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2021年全球支付市场规模高达2.1万亿美元,而且还...
    2025-10-05
  • 比特币狂飙记:从寒冬到暖春的疯狂之旅

    朋友们,你们最近感受到加密市场的热度了吗?比特币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冲到38000美元,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高达137%!这让我不禁想起2021年那场疯狂的牛市,只是这次剧本似乎更加精彩。BRC20:新贵崛起与财富神话要说最近最火的,那必须是BRC20这个新玩意儿。记得3月份那会儿,ordi代币还只是几美元的小透明,现在呢?已经突破21美元大关了!有个有趣的段子:当时群里有个技术大佬,折腾了一整天就...
    2025-10-05
  • BRC20铭文狂欢:一场比特币生态的财富神话与隐忧

    最近币圈的朋友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一个话题:BRC20铭文。从年初的Ordi到现在的Sats,这些在比特币链上"刻字"的资产,正在上演着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好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不得不承认,这波行情确实让人既兴奋又担忧。比特币的新衣:从数字黄金到"刻字板"还记得2021年那场Taproot升级吗?当时很多人觉得不过是技术宅们的自嗨。没想到两年后,这场升级竟成了BRC20爆发的技...
    2025-10-05
  • 加密货币的十字路口:比特币横盘整理,山寨币或迎最后阵痛?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的走势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像我那位永远不知道要吃什么的朋友一样纠结。比特币这个小祖宗在25300到26800美元之间来回晃荡,看得人眼花缭乱。说实话,这种行情最适合我们这些喜欢做波段的老韭菜了,高抛低吸不要太爽。说到监管,现在可真是今非昔比了。记得几年前各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就像防贼一样,现在倒好,连G20这些大佬们都开始认真研究怎么给加密市场立规矩了。特别是摩根大通这些传统金融巨...
    2025-10-05
  • 劣币驱逐良币?揭秘格雷欣定律如何影响你的钱包

    作为一名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经常遇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拿到新版钞票时,总是先把旧版的用掉。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古老的经济学定律——格雷欣定律,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加密货币时代又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格雷欣定律的前世今生记得我刚开始研究货币史时,被16世纪英国金融家托马斯·格雷欣的故事深深吸引。这位伊丽莎白一世的智囊发现,当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囤积成色好的货币,...
    2025-10-05

最新评论